【鈑金行業網】近期,上海市地方政府層面明確了已將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納入到正在報批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方案中。
在剛結束不久的陸家嘴(行情股吧買賣點)論壇(官方站)上,上海市市長楊雄表示,自由貿易區的確正在申請試點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而且這一改革方向不會因為短期的流動性變化、熱錢流向的變化而變化。
上海市金融辦副主任徐權表示,自貿區的試點內容涉及金融方面的包括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匯兌、金融業的對外開放、產品創新等,也涉及一些離岸業務。
這樣的表態再次提高了人民幣完全可自由兌換進程加快的遐想空間。從證券時報記者昨日匯總到的一些監管部門信息看,其對資本項下是否放開態度仍然謹慎。即使獲批,如何細化和落地也需進一步琢磨。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的擔憂或許也是監管部門的著眼點之一。孫立堅說,目前的時間點并不利于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資本項下的開放。
孫立堅說,自貿區提交的方案中企業法人可在自貿區完成人民幣自由兌換,這是人民幣資本項目放開的極為重要的一步。但這也容易導致國際資本尤其是沒有真實貿易背景的游資快進快出,通過這一平臺進行瘋狂套利。而一旦資本大幅度回流,將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造成沖擊,進而反過來影響整個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
他說,對于敏銳的資金而言,中國的一個地區放開了也就等于全國都放開了。決策層在推進資本項下開放的過程中,需要很好地平衡匯率、利率市場化和外部資本流動的沖擊。
在自貿區試點內容中,資本項目下放開確有舉足輕重的意味。但除此以外,涉及金融方面的改革和創新還有很多。
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在經常項目下,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只要單據齊全,已可實現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同時,經常項目下,非貿易包括服務項目在內的人民幣自由兌換,只要滿足相關條件并核實,仍然可以實現自由兌換。
該人士表示,未來企業在擁有完稅憑證的條件下,可以直接付款到海外,同時改變現有模式,將朝著“先付后核”的方向發展。這一程序的改變對于企業而言,將使外匯資金流動得更快。
此外,“在離岸金融方面,凡是能夠想到的基本都已經提交在方案里了,具體批多少還要等待。”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趙縝言孫玉蔣曄)
自貿區將爭取
15%企業所得稅優惠
在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新政策中,上海將推動稅收創新,包括離岸貿易、金融采用低稅率,對境外投資收益采用分期繳納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支持自由貿易園區內企業發展。
證券時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為鼓勵企業發展,上海將在稅收方面采取低稅率,其中將包括對自由貿易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稅收創新方面,上海市政府上下都正在努力向國家要政策,在上海自由貿易區內,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知情人士表示,這個稅收優惠政策與前海的稅收優惠政策相當。該人士同時也坦言,“上海目標是希望能夠爭取到15%的稅率,但是這一優惠政策的落實可能還面臨一些困難。”
實際上,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在深圳前海獲批時已經廣受關注。2012年6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其中主要涉及兩項稅收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在制定產業準入目錄及優惠目錄的基礎上,對前海符合條件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上海市綜合(行情專區)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認為,中國海關特殊監管區與世界自由貿易園區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監管理念,要從貨物管理轉變為企業管理的理念,否則就會管得過多過細;二是貿易的開放度,現有的貿易壁壘、配額限制應該要更為寬松;三是政策的開放度,最主要的是外匯政策和稅收政策,自由貿易園區要求外匯政策率先開放,稅收政策要有國際競爭力。
長期從事企業稅收研究的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石海磊認為,上海自由貿易區建設脫離不了稅制創新,比如就近和香港比較,香港是自由港沒有流轉稅,只征收所得稅,而且稅率比較低,為16.5%,但內地不僅有增值稅、消費稅等,還對國內企業征收25%的所得稅,且外國企業在境內投資所得一般也需繳納10%的預提所得稅。因而從這一點來看,上海自由貿易區建設必須從降低企業稅負上著手。
就“自由貿易區內企業對境外投資收益采用分期繳納所得稅”的說法,以及賦予自由貿易區出口退稅的政策,石海磊認為,分期繳納所得稅可能是允許企業在一定優惠期內均攤稅負,而不是一次性繳納,這樣可以有效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而在出口退稅方面,自由貿易區應該是比保稅區更進一步的概念,因為目前出口企業將貨物運到保稅區,雖然海關管理上視作出口,但在稅務管理上卻不認同,致使企業無法即時享受退稅優惠。所以預計上海自由貿易區在這方面的優惠也會加大力度。
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為,自貿區表面理解就是貿易自由,在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方面有一些政策性的特殊優惠。而上海自貿區很可能以“一國之內”自由貿易區的形式出現,它采取特殊的監管政策和優惠稅收,對一國內的轉口貿易、離岸貿易將有極大促進作用。上海自貿區未來應當在外匯政策和稅收政策方面更具開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