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期疊加”的形勢下,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模式正在改變。
《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多位專家發表了上述觀點。
一方面是轉型升級的陣痛,另一方面是中國經濟在調結構、促改革中,努力探尋新的增長點和新動力。
上半年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使中國經濟一直面臨嚴峻的下行壓力,被稱為“微刺激”的一系列政策也引來頗多討論。
因而,上半年GDP增速7.4%的數據一出,不少唱衰中國經濟的國際機構都頗為詫異。
同時,不少專家認為,從內外形勢看,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不可忽視,需要進一步“微刺激”和“穩增長”。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曾表示,下半年,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要抓住和用好“倒逼”機制,以解決重大結構性矛盾為突破口,積極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本報通過對公開政策和高層講話的梳理發現,改革成為上半年的“最熱詞”,而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結構調整和投資消費結構調整尤為引人注目。而這些,也將繼續成為下半年經濟攻堅轉型升級的著力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