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參加第八屆中國企業跨國投資研討會期間接受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做出上述表示的。“預測這一趨勢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推進和深化。”
不久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對德國的國事訪問,其間中德兩國發表了《建立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并簽署了18份經濟與戰略合作協議。德國還將中國列為2014年重點出口的六大市場之一,中國目前是德國第五大出口市場,年出口額約為700億歐元。
中國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對德國高精尖機械設備的進口有著旺盛的需求。
楊清元介紹,在工業領域,德國是中國投資者最青睞的投資地。中國企業在歐洲進行的并購交易大部分集中在工業物資領域,而這正是德國的傳統優勢。比如2012年初,三一重工斥資26億元收購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當年年底,山東重工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凱傲集團實現戰略重組。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信息顯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2年底,經商務部核準的中國非金融類投資對德投資達31.3億美元。
德中經濟聯合會職員王茜介紹說,在德國投資的中資企業主要看中的是德國的技術和歐洲的市場。中國企業選擇投資德國,也是因為它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及實現全球化的戰略。
安永2012年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67%的中國企業選擇在德國建立歐洲總部,72%的中國企業希望將研發中心建在德國。
王茜說,德國傳統的優勢領域有機械制造、基礎設施建設、汽車工業、化學、能源和電信等行業。德國在“高、精、尖”的工程技術,特別是以科技為基礎的智能解決方案的研發及國際市場開拓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德國不僅有大家熟悉的西門子、博世、大眾這些名企,還有眾多的中小實業企業、家族企業。這些中小型企業在對技術要求很高的細分市場上占有國際領先地位,是德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這些德國企業可以從中國投資者的參與中受益,同時,他們也愿意用這種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王茜稱,“中國企業投資德國會產生一種雙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