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国产一区二区_天天影视欧美综合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japan乱配videos老少配

呆寶網 深鈑協 武漢聯盟 english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國內新聞 » 正文

我國新能源逐漸步入發展的 “瓶頸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7-04  瀏覽次數:46
【鈑金行業網】目前,我國在新能源開發利用方面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產業化已初具規模。
    一是新能源裝機逆勢增長。在全國發電裝機容量負增長的情況下,2012年,我國太陽能光伏新增裝機450萬千瓦,同比增長超過100%,總裝機容量達800萬千瓦,成為全球第二大光伏安裝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年利用約為63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
    二是新能源發電量增幅大。2012年,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速5.1%、增速同比下降60%的情況下,全國并網風電新增裝機1285萬千瓦,達到6083萬千瓦,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160萬千瓦,達到91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為380億千瓦時。地熱能發電累計裝機達到2.7萬千瓦,海洋能發電累計裝機0.6萬千瓦。
    三是新能源地位和作用凸顯。2012年,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合計已超過核電發電量,成為我國清潔電力的第二大主力。同時,生物質能、核能、地熱能、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潛力巨大。
發展步入瓶頸
    但我國新能源產業仍存在諸多問題。
    我國新能源逐漸步入發展的 “瓶頸期”,當前正遭受全球經濟危機和自身產業周期的影響,市場供求失衡,貿易爭端不斷上演,并且補貼大量發放、企業大量虧損、人才大量流失,整個產業鏈都無法盈利,新能源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是產能過剩,主要體現在光伏電池、組件以及風機設備制造產業。二是經營困難,特別是光伏產業鏈上游和中游,一些企業經營難以為繼。同時,地面電站微利、 “金太陽”工程舉步維艱,風電行業棄風嚴重,從風機設備廠商到電站,整個風電產業鏈效益普遍下降。三是光伏設備行業困難引發局部地區社會風險,比如金融風險、社會穩定風險和地區經濟風險。
    而且,我國新能源還存在 “豐產不豐收”的情況,比如風電裝機、電量都增加30%以上,但行業利潤反而下降。地面光伏電站投資賬面有收益,但實際收益為零或負。并且,新能源還存在“電站建設熱、設備廠家冷,政策宣傳熱、實際落實難”現象。
增長空間巨大
    當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的歷史階段,能源需求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為抑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我國政府正在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根據 “十二五”能源規劃,到201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控制在41億噸標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
    全聯新能源商會監事長、經濟日報原總編輯艾豐認為,實現 “美麗中國”要比實現 “富裕中國”難得多,很可能我們錢多了,但環境惡化了。所以,實現 “美麗中國”沒有一場能源革命是絕對不可能的,在燃燒化石能源的前提下節能減排也是不可能的。我們一定要向社會,向決策者呼吁六個字 “新能源、新中國”,一定要實施新能源替代戰略。
    實際上,新能源作為我國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為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和產業基礎。據介紹,2003~2012年間,新能源就已經成為我國地方政府投資熱點,為引進新能源產業,各地都配套優厚的招商引資條件。根據調查,新能源企業根本不用花費自由資金,便能迅速從政府和銀行獲取土地、貸款、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造成大量企業在對新能源市場不夠了解的情況下盲目擴張,最終導致產能過剩。
整合時代到來
    專家指出,整合是新能源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整合,資源配置將更加優化,資源利用更加高效。而目前,我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帶來了產業大清洗,新能源產業的 “整合”時代已經到來。
    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徐錠明認為,面對歐盟反傾銷、反補貼與國內經濟轉型的雙重調整,我國新能源行業需要有 “三個遠見”,即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的眼光應該有遠見;金融行業對光伏企業的創新支持應該有遠見;企業自身的勇氣應該有遠見。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