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国产一区二区_天天影视欧美综合在线观看_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_japan乱配videos老少配

cshma daibao cshma lianmeng english shangwu paiming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貿易保護升級,鋼材出口前景如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4-09  瀏覽次數:27
  
      近期,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給鋼材出口前景蒙上了陰影。“由于國內外鋼價倒掛,目前鋼鐵企業出口的意愿并不強烈。近幾年,我國對美國出口的鋼材在我國鋼材出口總量中的占比很小。對于當前的貿易摩擦,我們更關注美國挑起事端后的連鎖反應和對鋼材出口的間接影響。”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六屆鋼材市場和貿易國際研討會上,多家鋼企代表和貿易商告訴《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在全球經濟整體向好的背景下,2018年,預計鋼鐵需求仍有增長空間,我國鋼材出口將保持平穩。”


1 國內市場改善 出口量跌價升

  2017年,中國鋼材出口量大幅下降,出口均價同比上漲,出口金額與2016年基本持平。據統計,2017年,中國出口鋼材7543萬噸,同比減少3310萬噸,同比下降30.5%;出口均價為723美元/噸,同比上漲221美元/噸;出口總額545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

  截至2017年底,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為121.80點,比2016年底上漲22%;CRU全球鋼材價格指數為200.0點,比2016年底上漲14%。中國鋼價漲幅大于國際漲幅。

  

 

  “這說明去年中國鋼材市場平穩向好,拉動了全世界鋼材市場的恢復性增長。當前,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問題已經得到緩解。不過,鋼鐵工業將長時期處于階段性、結構性供大于求的矛盾狀態。這也是全球鋼鐵產業的特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在會上指出,“2018年,我國GDP增長目標為6.5%,鐵路、公路、機場、城市建設、汽車、家電、工程機械等用鋼將有所增長。預計2018年,我國鋼材消費需求仍將以穩定為主,略有增長的可能性較大。”

  從出口區域流向來看,2017年,中國向東盟、中東、非洲、歐盟等地區出口的鋼材數量顯著下降,降幅分別為40.29%、42.34%、32.14%、35.51%。“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內鋼價明顯回升,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是出口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且,采暖季部分地區限產,鋼鐵產量下降,鋼材在國內的銷路很好,企業出口的意愿也不強烈。”有企業代表對《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記者表示。

  

 

  “人民幣升值的步伐較快,對我國鋼材出口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參會代表說。截至3月30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6.2881元,與2016年末相比升值9.35%。

  此外,貿易摩擦不斷也是影響鋼材出口量的重要因素。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鋼鐵貿易爭端體現出3個特點:一是涉及貿易保護種類多,包括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美國“337調查”和“232調查”、臨時關稅措施、許可證、進口登記等。二是案件數量多,涉案金額高。鋼鐵產品已成為貿易救濟調查“重災區”,占我國遭遇貿易救濟調查案件總量的比例很大。三是出口市場受限情況復雜,體現在受調查的產品多、發起調查的國家和地區多、產品范圍復雜、結案方式復雜等方面。

  2 全球經濟向好 需求將穩中有增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2月份,我國累計出口鋼材949.7萬噸,同比下降27.1%。盡管鋼材出口量延續了下滑趨勢,但全球經濟總體向好,有利于鋼鐵消費,特別是我國鋼材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的鋼材需求預計將穩中有增。

  遲京東指出,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總體向好態勢明顯,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加快,但風險也在上升,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達經濟體持續復蘇,2018年增長率將小幅上升,但美歐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呈現平穩向好態勢。這對全世界鋼鐵消費和生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鋼協副會長李新創表示,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具有市場優勢、資源優勢和建筑資源的國家,鋼鐵消費水平預計將達到4.5億噸。他建議,中國鋼企、貿易商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不僅可以出口鋼鐵產品,而且要建立長期穩定、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渠道,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優勢產能的作用。

  美國鋼鐵制造商協會主席Philip K. Bell表示,對未來北美鋼鐵市場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美國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減稅等措施,將大大拉動鋼鐵消費增長。從歷史數據看,一旦北美地區的鋼材需求增加,都通過增加進口來滿足。但是,美國未來的鋼材進口數量可能會下降。美國進口鋼材的20%來自北美自貿區(NAFTA)的墨西哥和加拿大,未來這一占比不會改變。“針對‘232調查’,我們還在進行談判。我們愿意看到更多的雙邊交流,以更好地解決當前的問題。“Philip K. Bell說。

  東盟鋼鐵委員會秘書長Tan Ah Yong表示,2017年,東盟六國(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的鋼鐵消費量預估值為7300萬噸~7500萬噸,2018年預計增長7%~8%,2019年將進一步增長6%,達到約8000萬噸。他指出,2017年,東盟多數國家的鋼鐵出口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越南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鋼鐵出口國。但東盟未來仍將是一個鋼材進口地區,其生產能力還不能滿足自身的需求,特別是對高端品種鋼的生產能力欠缺。   “中國是東盟最大的鋼鐵進口國。近幾年,東盟鋼鐵企業經營狀況改善,主要原因是中國對東盟出口鋼材的數量下降,價格上漲。”Tan Ah Yong說,“未來,希望能與中國鋼鐵企業在鋼鐵貿易、技術轉讓、‘一帶一路’倡議等方面加強合作、互惠互利、實現共贏。”

  

 

  韓國鋼鐵協會高級常務理事全雨植介紹了韓國鋼鐵市場消費和進出口情況。從生產來看,2014年~2016年,韓國鋼鐵產量穩定在約7400萬噸。2017年,建設投資增長拉動鋼鐵產量增長至7720萬噸。從消費來看,2017年,韓國的鋼鐵消費量為5640萬噸,比2016年略有下降,這主要源于造船行業用鋼量的下滑。此外,2017年,韓國鋼材進口有所下降,其中從中國和日本進口的鋼材數量占其鋼材進口總量的88%。“我們看到了中國在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和減少政府對鋼鐵產業補貼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希望雙方未來能夠實現合作共贏。”全雨植說。

日本鐵鋼 聯盟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草地資文表示,從鋼鐵下游行業來看,2018財年,預計日本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將有所增長,造船開工量將略有增加,汽車產量略有下降,工程機械需求基本持平。整體來看,2018財年,日本的鋼材消費量將與上一財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長。由于內需較好,日本的鋼鐵出口正呈現出減少的趨勢。“2018財年,日本的粗鋼產量預期高于2017財年,鋼材出口量略高于2017財年,但要警惕地緣政治、全球鋼鐵產能過剩、貿易摩擦等帶來的風險。”

  CRU鋼鐵原料和成本研究總監Paul Butterworth指出,全球鋼鐵市場近幾年表現強勁,根本上源于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受益于良好的全球經濟環境。他預計,中國和全球經濟整體向好將使鋼鐵價格穩定在高位,鋼鐵行業利潤率將有所提升。未來,中國鋼廠的產能利用率將穩定在85%~90%,鋼企將對該水平下的生產經營更為適應。鐵礦石、焦煤、焦炭等原燃料價格將有所回落,高品位鐵礦溢價價差將逐漸縮小,但仍將高于歷史水平。來源:互聯網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
?
網站首頁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關于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粵ICP備09005532號-1
粵ICP備09005532號-1
Powered by DEST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