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下月山東市場整體或呈先強后弱走勢。窺一斑可知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
“傳統淡季”6月快要過去,7月將臨,受到高溫天氣以及時斷時續的降雨的影響,下游工地推進速度放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需求。本月,山東市場整體價格呈下滑態勢,其間漲跌頻繁,好似一葉扁舟在海浪中沉浮,許多鋼貿商都陷入迷茫。如何快速抓住要點,切入市場掌握走勢成為現在鋼貿商的頭等大事。小編在此將幾大要點稍作總結:
1.外圍市場影響
山東可以說是華東與華北兩個大區的過渡帶,因此行情變化也與這兩個大區息息相關。隨著資源流動越來越頻繁(南有江蘇小廠的資源,北有邯鄲小廠的諸多資源),許多貿易商也跟隨外部的市場進行價格調整。因此,北方敏感地區,尤其是唐山、邯鄲小廠的走勢,沙鋼的旬價政策成為必須關注的點。
2. 鋼廠推動因素
一致性:在現在的山東市場,萊鋼永鋒再次回到鋼廠主導地位,石橫、山鋼永鋒(原張鋼)基本都參照永鋒定價,因此密切關注永鋒鋼廠的銷售計劃與定價策略是必勝法寶之一。
資源增減:而從上半年開始,山東地區螺紋鋼價格整體趨勢上漲,而對于鋼廠來說,利潤從500-600一度擴大到近千,遠高于其他相關品種的利潤。因此對于鋼企來說,尤其是大鋼廠高爐檢修期間(例如萊鋼),犧牲卷、板產量保螺紋無疑成為上策。但是從近期對山東各市場的大貿易商電話調查得出的結果來看,規格短缺再次成為牽絆發貨量的短板。庫存增加不明顯與市場預期不符,這也從側面反應了鋼廠對后市節奏的把控,還是以挺價為主。
3.市場心態
受規避風險的心理影響,“買漲不買跌”似乎成為了最安全的做法,但市場真實情況卻是:價漲→觀望→再漲→部分開始采購→繼續上漲→開啟搶貨模式→搶貨完畢回歸理性需求→需求清淡,價格下挫。許多貿易商或下游終端用戶,正是觀望著觀望著就錯過了最佳拿貨時機;如果沒有十足把握,拿貨應少量、多次,“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即分割風險。
綜合來看,市場上的貿易商對于鋼廠一再推漲表現的較為謹慎,追高不積極;對于自家庫存也是有意控制,不滿倉運行。目前成本高漲,且期螺強勢,市場漲聲一片,現貨暫時難有明顯下調。而隨時間推移,現貨市場最終仍會回到供需面,做出理性調整。因此大膽預測下月山東市場整體或呈先強后弱走勢。窺一斑可知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市場變化都是由一個個微小因素匯集而成,謹以此文與鋼貿商們共勉。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