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周漲幅較大,下游對高位顯謹慎,整體上來看,目前供需矛盾表現不是很凸出,短期或難出現較明顯方向,漲勢預計有所收緩。
六月接近尾聲,鋼價近期可謂淡季反漲,華北中板市場表現一片小火爆,鋼市整體行情偏樂觀,期間關聯期貨走勢有回落,中板現貨仍舊較為堅挺,一路表現穩中上探,主要原因或歸功于供需矛盾在不斷減弱,目前鋼材庫存持續下降,對市場壓力起到明顯緩解作用,下面我們簡單看下影響中板后期走勢的幾點因素。
首先是庫存:當下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鋼材社會庫存呈持續下行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周鋼材社會總庫存降1.6%至973萬噸,前一周降2.2%。其中,中板102.4萬噸降3.9%。按照往年的情況,7月開始大部分鋼廠將例行檢修,并且今年以來,尤其是近兩個月,鋼廠利潤一直較為可觀,普遍開足馬力生產,設備超負荷運轉現象標較為普遍,所以檢修需求愈發凸顯,另外,“地條鋼” 對中板雖無明顯的直接影響,但作為去產能工作的重中之重,截止5月底,全國已壓減粗鋼產能4239萬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4.8%,現如今距離6月30日全面清理“地條鋼”的最后時限僅剩兩天,各省市已陸續公布“地條鋼”企業處置情況,去產能執行更趨嚴格、進展迅速,鋼鐵行業進入新的發展周期,進而落后產能的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將大力制約社會庫存。
需求端: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1~5月份,全國造船完工229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8.8%。承接新船訂單98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1.5%。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851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0.7%,比2016年底下降14.5%。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船舶出口產值同比下降,企業經濟效益同比下降,從三大造船指標來看,造船業形勢其實更加惡化了,新訂單減少,手持訂單減少,等于后期將面臨無船可造的局面,而且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船舶出口產值同比下降,企業經濟效益同比下降,國內造船業還處于水深火熱中。上一周我們剛剛經歷了大范圍降雨天氣,這也在提醒我們,高溫多雨天氣隨著時間推移更加頻繁,下游開工受限陸續增多,終端需求仍舊不樂觀,用戶積極觀望增多,實際需求依舊疲軟,然目前市場高位后期將有所承壓。
心態面:炎炎夏日,鋼價淡季不淡,整體心態隨氣溫轉暖。由于前期行情走勢不明朗,終端都是隨買隨用,謹防市場淡季給鋼市帶來的價格風險,但本月尤其是下旬在期盤領漲下,鋼廠價格開始高企,且成本端鋼坯價格亦是支撐越發偏強,下游詢價補庫操作開始增多,鋼貿商也是不敢大量囤貨,近期在資源偏緊提振下,以及去產能力度加大都給商家信心提振許多,使得北方鋼廠訂單相對充足,因此在心態面來看,無論鋼企還是鋼貿后期主動降價概率不大。
綜上,短期市場低庫存以及高成本等利好因素有力支撐市場心態,但淡季深入,且本周漲幅較大,下游對高位顯謹慎,整體上來看,目前供需矛盾表現不是很凸出,短期或難出現較明顯方向,漲勢預計有所收緩。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