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中美貿易戰到底打不打,怎么個打法,尤其到臨界中美雙方互加關稅的前夜,這種避險情緒達到高潮,擔憂未來經濟走向下坡路。盡管環保、去產能在本周連續加碼,盡管國家級高官集中減話人民幣不會過度貶值,盡管央媽在持續釋放流動性,但,市場情緒使然,首先表現在資本市場劇烈震蕩。目前來看,中美雙方在如此短的時間出現轉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市場更多的關注點轉為力度大小,雙方對抗的烈度和范圍等等。
第二個就是鋼材庫存,廠內庫存、社會庫存的變量情況,是上升還是回落。尤其前兩期在持續下滑后臨界增加拐點,市場敏感度明顯上升,對市場信心和情緒產生較大的影響。但從今日統計的情況來看,在高爐開工率、粗鋼產量雙雙上升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意外的出現回落,這一點對市場起到有力的支撐,說明下游需求并沒有想象中的弱勢!
從盤面反應來看,也可以看到期螺午后出現明顯反彈,再次上演“V”型反轉,前期失地失而復得,尾盤頑強的翻紅,表明市場的韌勁還是很強的。
再有就是對于中美貿易戰的解讀不必過于悲觀,即便短期震蕩不可避免,甚至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但由于前期不論在心理層面和技術面,已提前做好準備,單從產業內部來說,包括套期保值,降低庫存,環保去產能,增加流動性等等,會對沖掉一些利空的影響。另外,國家會通過拉動內需,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等弱化影響。
利空出盡,避險情緒釋放過后,能否迎來否極泰來有待進一步觀察。但重要事件一旦落地,反而緊繃的神經會有所釋然。
短期來看,市場成交不佳,出貨慢,季節性需求更加趨于弱化,疊加貿易戰影響,震蕩調整格局延續,個別時間段甚至會加速下跌,但環保、低庫存等對利空的博弈也會繼續,因此市場要做好大動蕩的準備,但持續巨量下跌空間則較為有限。
來看一下近兩日宏觀及微觀產業信息:
1.國務院印發"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2.河北:今后三年將壓減退出鋼鐵產能4000萬噸;
3.唐山發布鋼鐵、焦化排放要求:不達標企業實施停產整治;
4.外交部:如果美方出臺所謂的征稅清單,中方已做好準備;
5.國務院相關人士:中國不會打響第一槍,不會先于美國實施加征關稅措施;
6.中國央行五官員史無前例一天內集體喊話:易綱稱密切關注外匯市場波動;潘功勝稱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穩定;孫國峰稱不會將匯率作工具應對貿易爭端;盛松成稱不認為人民幣還會大貶;馬駿稱去杠桿不會一刀切;
7.新一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等工作。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