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貿易商是否如他們自己說的,忙活了大半年,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一直在虧損呢,小編以上海、樂從和天津3個主流市場為例,將三地1-5月份現貨實際成交的均價和鋼廠每月出臺的結算價做了對比。

圖一:上海冷軋現貨價格與期貨結算價走勢圖數據
圖二:樂從冷軋現貨價格與期貨結算價走勢圖數據
圖三:天津冷軋現貨價格與期貨結算價走勢圖數據
說明:由于大部分鋼廠發貨速度較慢,基本都是隔月發貨:比如訂的5月份資源,基本5月中下旬陸續到貨,并且持續到6月份,導致貿易商拿到的5月份結算價實際賣貨的時間基本都在6月份,因此筆者在現貨價格和結算價格做對比時,故意將當月的結算價往后延期了一個月,做到和現貨價格同步。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因為唐鋼和天鐵結算貼近市場,再加上今年華北地區長期以來的區域價格優勢,華北片區的貿易商虧損并沒有那么嚴重,除了3、4月份穩中小虧以外,1、2月以及5月份都處于盈利的模式。而華東和華南區域的貿易商似乎并沒有那么幸運,除了3、4月份的穩中小虧,其余基本都是處于大虧的模式。雖然目前的行情呈現出穩中小漲的局面,但鞍鋼5月份不給追補的行為,使得結算價與現貨價倒掛150-200元/噸,鞍鋼代理商表示,在期貨漲,現貨價格難漲或者高位成交困難的情況下,未來的冷軋現貨價格很難會有大幅度的上漲,因此對于5月份的訂貨基本做好了繼續虧損的準備。
也有貿易商反饋,其實鋼廠并沒有一直出不合理的結算價,比如3月份的結算相對合理,但是鋼廠沒有預想到因為特朗普加關稅文檔的簽訂所造成的市場價格下行,從而導致了商家繼續虧損的局面。
綜合下來,2018年上半年,基本就是定期貨即為虧損的階段,而虧損的幅度則取決于你訂貨的數量;但反過來思考,鋼廠雖然強勢,但按照目前中國的貿易形式,終歸離不開和貿易商的合作,上半年虧損或不賺錢已成定局,因此我希望也相信鋼廠會在下半年能給到代理商符合市場實際的結算價,從而期待鋼廠與貿易商雙方在2019年有更好的年協合作。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