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珠筆頭”火了。1月11日國內媒體紛紛報道,太鋼研發生產的圓珠筆筆頭用不銹鋼新型材料成功應用于國內知名制筆廠家,產品質量穩定,性能優異,打破了我國圓珠筆筆頭用不銹鋼材料長期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這一消息立即被廣為轉載,無數朋友圈被刷屏。
圓珠筆頭的新聞之所以惹人關注,是因為在此之前,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圓珠筆生產國,3000多家制筆企業、20余萬從業人口、年產圓珠筆400多億支,卻不得不面對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中國的制筆企業所用的高端墨水和高端筆頭,以及筆頭和墨水的關鍵制造設備,都是從瑞士、德國、日本進口的,每年用于采購這些產品的費用至少2億美元。
看似簡單的圓珠筆,筆頭的構造其實要求很高:要讓一個小球被不松不緊地卡住,只能滾動不能移動,這樣一來它既是防止墨水變干的蓋子,又是把墨水轉移到紙上的介質。市場上常見的走珠香體露,也是同樣的原理。原理簡單,問題在于東西一旦小到一定程度,對加工的精度、材料的選擇上就都有很高要求。生產這個小小的圓珠筆頭需要20多道工序。筆頭里面有不同高度的臺階和5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要達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數量級。筆尖的開口厚度不到0.1毫米,還要考慮到書寫角度和壓力,球珠與筆頭、墨水溝槽位必須搭配得“天衣無縫”,加工誤差不能超過0.003毫米。
極高的加工精度,對不銹鋼原材料提出了極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時還不能開裂。因此,往鋼材里添加添加劑的方式和劑量的制造配方一直是對中國企業保密的。來源:互聯網